骗妻服河豚毒素致死者被执行死刑!身毒可医,心毒何解?

时间:2024-02-17 08:09 点击: 109次

2024年2月3日据相关媒体报道,2020年9月台州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干部戴某为获取意外保险赔偿金,诱骗新婚妻子服下河豚毒素致死。2022年,戴卢民因犯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处死刑,二审维持原判。2024年2月2日上午戴某被执行死刑。

新闻一出,评论区一片叫好。结果令人唏嘘的同时,公众的关注点难免停留在河豚毒素上,针对食用河豚的讨论量再次上升。

1.png

河豚肉质白嫩、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中国、日本等便有食用河豚的习俗。由于河豚含有剧毒物质河豚毒素,食用河豚中毒的事件也屡有发生。据报道,日本每年食用河豚中毒死亡人数占同期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70%以上。在我国,自1998年明文禁止食用河豚后,近年来食用河豚中毒事件相对减少。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大量的河豚资源,因此在沿海地区食用野生河豚中毒的情况依然严重。

在百度词条中,搜索到的近期食用河豚中毒事件:

2024年1月,据李先生家人投诉称,其元旦前夜在某大排档吃河豚后,出现中毒症状。执法人员前往现场检查,发现该餐厅确实存在违规加工河豚等行为。因该大排档涉嫌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河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二项规定,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目前已对当事人依法立案调查。

2023年8月6日中午,患者常先生食用了自行在家处理烹饪的河豚,随即出现身体不适,至当天下午5点多,被紧急送到医院,医生马上对中毒患者进行抢救,经过洗胃、导泻、血液净化、雾化祛痰、抗感染、平衡电解质等治疗,患者病情才逐渐好转。

2023年3月份以来,浙江省绍兴市已接连报告2起因食用河豚而引起的食源性中毒事件,有3人中毒到医院就诊,其中重症2例,发生场所均为家庭聚餐。

……

那什么是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 ( Tetrodotoxin,TTX) 是一种非蛋白高毒性的天然海洋活性物质,最早于1909年在日本由田原良纯从河豚中提取并定名,1972年由Kishi等人工合成。TTX是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毒力约为氰化物的1250倍。稳定性强,一般的处理方式难以降解其毒性。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河豚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理化性质

TTX是许多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天然非蛋白毒素,由一个带有三环正酯的四环骨架和一个环胍部分组成。河豚毒素分子通过胍基与氮原子的质子化形成的阳离子和正羰基的离解作用形成的阴离子相互结合成内盐。

TTX粗品为黄褐色粉末,纯品呈白色晶体状,易潮解,极易溶解于稀酸水溶液,亲水性强,呈弱碱性,分子式为C11H17O8N3,分子量仅为319,属于氨基全氢喹唑啉化合物。TTX在溶液中有三种结构变化 ( TTX、内酯型TTX、半缩醛型TTX) ,TTX理化性质稳定性强,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具有热稳定性,高温下毒性增强;碱性条件下TTX在90℃~100℃与5%氢氧化钾溶液作用分解,可通过其荧光发色基团进行TTX的化学检测。

致毒机理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是一种跨膜蛋白,在细胞电信号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活性受细胞膜电位的调节,开放的通道允许离子沿电化学梯度在细胞膜上移动。TTX的胍基在人体内发生了质子化而带上正电,因此能够结合电压门控钠通道,结合钠离子通道侧链上带负电的羰基导致钠离子无法进入通道。TTX能与钠离子通道受体特异性靶分子结合位点Ⅰ结合,使得钠离子无法进入离子通道中,其阻塞造成神经兴奋传导速率减慢,从而间接影响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引起麻痹、血压下降,中毒患者终因呼吸麻痹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河豚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

河豚毒素中毒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为0.5~3h(一般10~45min)。初期有颜面潮红、头痛,继而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道症状。然后出现感觉神经麻痹症状,口唇、舌、指端麻木和刺痛。感觉减退。继而出现运动神经麻痹症状,手、臂肌肉无力,抬手困难,腿部无力以致运动失调,步态蹒跚,身体摇摆;舌头发硬、语言不清,甚至全身麻痹、瘫痪。病情严重者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和瞳孔固定放大,呼吸迟缓浅表,逐渐呼吸困难,以至呼吸麻痹,脉搏由亢进到细弱不整,最后死于呼吸衰竭。可于4~6h内死亡,致死时间最快者可在发病后10min死亡。如抢救及时病程超过8~9h未死亡者多能恢复,病死率40%~60%。 

中毒解治

TTX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中毒早期应彻底催吐、洗胃和导泻,以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素。催吐应尽快进行,可1%的硫酸铜100ml。如病人已有呕吐则不需药物催吐,应立即用1:2000~1:4000高锰酸钾或1%~9%碳酸氢钠液或0.2%活性炭悬液大量、反复洗胃,以便尽快彻底排除胃内毒素,导泻可用50%硫酸镁50ml。中期中毒可用安全有效的解毒剂L–半胱氨酸盐静脉滴注以促进毒素的排泄和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呼吸困难可用洛贝林、尼可刹米等药物注射,肌肉麻痹可用1%士的宁肌肉注射2ml每日3次,同时并用高渗葡萄糖液输液以保护肝脏帮助排毒。

河豚毒素只存在于河豚中吗?

河豚毒素并非河豚特有。据悉,目前被确认含有河豚毒素的除了河豚,还有蝾螈蓝环章鱼,后续也在我国沿海织纹螺等生物体内发现。

单就河豚而言,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河豚种类已高达数百种之多,常见的河豚也有几十种,而无毒的种类较少,仅为20种左右。在我国发现的河豚有40多种,分8个属,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和沿海地区 。当河豚发现异常状况时,通常体内会产生TTX来躲避敌人带来的威胁。河豚毒素主要集中于河豚内脏。河豚中TTX含量从大到小依次顺序为:卵巢、肝脏、内脏、肌肉、血液、皮肤等身体各部位,而且毒性会随季节、河豚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

冬春季是河豚的产卵季节,此时鱼的肉质最为鲜美,毒性也最强,所以是河豚中毒的高发季节。



3.png

4.png


人工养殖河豚可以吃吗?

尽管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捕获的有毒鱼类,如河豚应拣出装箱,专门固定存放。”但民间依然存在着“拼死吃河豚”的说法。2016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部逐渐开放河豚养殖,辽宁、江苏、广东等共16家企业为养殖试验点,品种为红鳍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生产经营企业须经审核备案,才可向市场出售经过加工的上述两种河豚。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合法流通的,不能是河豚活鱼或未加工的河豚整鱼。野生河豚更是被明令禁止经营。

河豚毒素来自哪里?

目前,对于TTX的来源众说纷纭,既有认为TTX是内源性的,也有认为是外源性的,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定论。

内源说

主张内源性起源的学者认为河鲀体内的毒素是通过河鲀体内某种特殊的机制或由微生物将摄入的食物反应而生成毒素。但是始终没有相关证据证实这一学说的真实性,因此该学说不被大众认可。

外源说

关于TTX的外源学说支持证据较多。1982年Matsui T等就发现河鲀在孵化后用无毒饲料人工饲养时变得无毒,从此开启了外源性起源学说的研究热潮。2006 年研究人员发现网箱养殖或陆养可获得无毒的河鲀,也验证了河豚毒素来源于摄食。另外,研究人员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将河鲀的组织切片放入含有TTX的培养液中,发现组织切片能够摄入TTX,有力地证明组织不能分泌TTX,而是吸收体外的TTX,且通常大多数河鲀鱼的消化道是检测到TTX含量最多的组织,而消化道是摄食的第一道屏障。这些发现不仅证实TTX是来源于体外,还揭示了该食物链这一来源途径。

河豚毒素的应用发展

河豚毒素是一种极具价值和研究意义丰富的天然物质,其毒性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此外,TTX还是一种特殊的选择性钠离子通道阻断剂,现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应用于麻醉、戒毒、治疗神经类疾病。了解TTX的性质对开放河鲀鱼市场及保障人类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研究TTX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TTX的特殊性质,拓宽河鲀的应用效益途径。


相关专家学者将TTX,即河豚毒素的未来研究发展总结为四个方面: 

(1)分离合成更多未报道过的河豚毒素结合蛋白,解析其与TTX复合蛋白的具体结构,了解其具体作用机制; 

(2)探究钠离子通道选择性识别机制,深入了解TTX识别结合过程,突破利用TTX作为药用的瓶颈;

(3)研究TTX及其代谢物的基因表达情况,明晰其信号因子调控模式,才能做到真正溯源;

(4)丰富TTX的应用,必须提高其治疗指数,可研发新的药物载体,优化其性能,以争早日实现 “反毒为药”。

身毒可医,心毒何解?

佛曰世间有五毒:贪、嗔、痴、慢、疑。药毒之毒尚可医,人心之毒,药毒不及一二。回溯文章开头,从“被丈夫诱骗服毒致死案”到“中国孕妇泰国坠崖案”,还有那些我们无从得知的消失的“她”或“他”,不禁要问,身毒可医,心毒何解?

作为事件的旁观者,我们既庆幸又需时刻警醒,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不忘为心灵定期“去毒”:在压力重重的当代社会,遇到问题三思后行,不急于反驳,不急于决定;经常运动、旅行、阅读;了解更多的生活方式,开阔心胸......总之,主动探寻适合自己的生活方法和节奏,切勿被环境裹挟,时刻自持己身,不被一时的贪欲迷失心智,腐蚀灵魂。须知“举头三尺有神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哪一个都不允许你心存侥幸。

相关推荐